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党校报 > 2024年 第15期 > 第3版 党校初心
坚守初心使命 抓实基本培训 谱写新时代渠县党校事业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部门/单位: 文: 图: 签发人:

渠县县委党校始终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准确把握基本培训理念的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做到应训尽训、全员培训、精准施训,以高质量培训赋能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不断谱写新时代渠县党校事业发展新篇章。

应训尽训,实现培训全覆盖无遗漏。精准摸排实施“全面覆盖”。与县委组织部联合建立渠县学员信息库,转变以往“泛而全”“广而浅”的培训模式,避免“训不对人、训不达需、漏训弱训”。按照科级领导干部、中青年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两委”干部等不同层级类别,做到精准研判、因材施教、因班施策,实现培训对象应训尽训。2024年以来,渠县党校共举办培训班15个共16期,其中主体班6个共7期,非主体班9个,总培训人数达3000余人。精心设计力求“精准滴灌”。结合渠县县委年度重点工作,聚焦组织需求、群众需求、干部需求,开展调研座谈、问卷调查,广泛征集全县各乡镇部门意见,“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线,贯穿到各方面各环节,构建“1+4+N”教学布局,突出主题主线,打造4个教学单元。同步持续深化“总论课+分论课+特色课”全类别课程群,设置“核心+基础+特色”的多层次课程内容,做到“长班有单元、短班有专题、班次全覆盖”。例如,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深刻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以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立“心”立“魂”之重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等课程,既全面系统,又分专题、分领域。精密部署推动“开放办学”。加强与营山县委党校、岳池县委党校、忠县县委党校等毗邻党校教学科研合作关系,主动联系对接各级各类培训需求,全方位做好班级管理和服务,构建起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开放办学格局。高标准承办达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质量就业增进民生福祉专题研讨班、忠县新提拔县管副职领导干部能力提升班及岳池县党员教育师资专题培训班等班次,培训学员1000余人次。

同质培训,实现教学全链条无边界。共建共享提质师资。主动邀请全国及省市党校系统的知名专家、教学名师来校授课和传授教学经验,做到优质培训资源为我所用。构建“党校教师+党政领导+技术专家+乡土人才+高校教师”多层次专兼职师资人才库160余人。创新实施“全员竞课、集体备课、团队磨课、专家听课、学员评课”课程生成机制,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重振巴渠雄风 重塑大县荣光”主题微党课比赛,增强教师授课本领。用好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四川干部网络学院、全国党校系统师资培训等课程资源,共享优质高效课程,为开展基本培训提供有力保障。协同共育异地培训。利用高校在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教育培训等方面优势,加强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合作,每年安排培训班次赴高校学习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法治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等专题模块,引导渠县党员干部接受新理念、学习新知识、开拓新视野。互学共研送教上门。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主体内容,开展“万堂示范课下基层”“讲习小课堂”等活动,从渠县基层党员视角切入,用“小切口”展现“大视野”,以“小故事”阐释“大道理”,使基层党员干部在家门口享受同质等效配送课程,有效提升干部教育的精准性、多样性、实效性,受到渠县县委政府领导和渠县基层党员群众的广泛好评。

创新策动,实现研培一体化无止境。创新“学悟研行”多元培训形式。充分运用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理论讲授、原著导读、专题研讨、实地观摩等环节,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为学员深度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打造全方位提升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履职能力的“贯通式”教学课堂。构建“教研一体”多元交互模式。坚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完善科研咨政“选题、攻关、产出、转化”闭环工作机制,着力提升“以精品科研成果支撑精品教学”水平。立足“中国汉阙之乡”“中国黄花之乡”等七张全国名片和“中国户外纺织服装名城”、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发“锚定‘一地一都一强县’发展定位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渠县篇章”“培育共富经济新业态的渠县实践”等特色本土课程,擦亮“汉阙文化的传承与当代价值”优质教学专题金名片,持续探索本土培训品牌建设。打造“红色+N”多元教学路线。推出以“红色文化”为主线,辅之“汉阙文化、特色农业、基层治理、轻纺服饰”等为一体独具渠县特色的5条精品教学路线,开发打造“賨都微党课”25门,把渠县县委党校与红色渠县纪念园、胡春浦故居、初心公园、土溪镇城坝遗址、龙潭起义旧址等红色教学点串珠成链,建设集参观、体验、服务于一体的培训阵地,满足不同学制、不同学员的培训需求。

 

 (供稿:渠县县委党校)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 © 2009 - 2025
  • 蜀ICP备10001505号